【港式月餅進化史】介紹傳統、冰皮、奶黃三大月餅派別 | GOODEAL 早早鳥 - Grab Your Coupons & Discounts

【港式月餅進化史】介紹傳統、冰皮、奶黃三大月餅派別

article-cover

快踏入8月,香港人都開始會訂月餅了!訂月餅前,不如了解一下月餅在香港的歷史,香港人吃月餅,主要是廣式月餅,由五十年代開始,老餅家出售的口味主要都是傳統的蓮蓉或五仁等,直至大班革新月餅口味,發明了冰皮月餅,顛覆市場,幾乎取代傳統口味的月餅,及後奶黃月餅的出現,成了「三國鼎立」的局面,對於月餅史進化,你又知多少?

相關文章:【持續更新】2022年中秋月餅早鳥優惠資訊 餅家|酒店|小店

傳統月餅

蓮蓉、五仁、豆沙、雞油、棗泥

最傳統的蓮蓉月,有上會加上蛋黃,入口蓮蓉滑嫩,蛋黃咸香,有說起源於1889年,在廣州城西一家糕餅店最先用蓮子熬成的蓮蓉作酥餅餡料,大受歡迎,形成了廣式蓮蓉月餅的雛型。五仁月餅餡料的有腰果仁、芝麻仁、杏仁、花生仁及瓜子仁,將5種材料炒熟後,去皮再壓碎,其後加入白糖調製而成。

而以往的月餅多是由豬油及雞油製成,豬油通常配蓮蓉,雞油說配綠豆蓉,但如今雞油月餅已接近失傳。而棗泥月餅本在中國北方盛行,後來南傳也成了廣式月餅的一份子,製作程序複雜,要花數小時去棗核、壓棗泥,再慢慢煮成餡。而豆沙月餅則要將紅豆煮腍瀝乾水後再磨成蓉,之後再加入食油及砂糖炒。


傳統月餅,都要與時並進,才能在市場站得住腳




新派冰皮

冰皮、綠茶、水果蓉等

1989年開始,大班創作的冰皮月餅引起潮流,因着香港人越來越注重健康,傳統月餅多油多糖,而冰皮月餅不用烤焗,不用塗油於餅皮,餡料亦是較為清新的綠豆蓉、綠茶、水果蓉等,切合香港人需要,在傳統月餅市場成功殺出新血路,亦令其後市場推出月餅的餡料越來越多變,好像雪糕、朱古力、芝士、櫻花蝦、麻糬,甚至威靈頓和花膠,但亦越來越不像月餅。

冰皮月餅的出現,衝擊了香港的月餅市場

冰皮亦間接洐生不少新口味的月餅


奶黃月餅

奶黃月餅據指是由半島酒店中菜部嘉麟樓在1986年開發,但當時香港並未流行去酒店訂購月餅,算不上潮流。至2010年附近,小店望月推出奶黃月餅,跟半島的嘉麟樓鬧出雙胞胎,而望月的月餅顧問葉潤發,同樣任職酒店,在九龍酒店中菜廳環龍閣做點心部主管。

奶黃月餅近10年搶走不少市場份額(圖片來源:望月FB)

姑勿論誰才是始祖,經此一役後,奶黃月餅亦全面進佔市場。餅皮用上麵粉、砂糖、蛋、牛油、鮮忌廉及吉士粉做成,焗後陣陣奶黃香,吃下去鬆化酥脆,深受年青人歡迎,亦是香港獨創,代表着中西合璧的作品。


未知下個10年,又會有甚麼新口味?

▲ 即 Like Goodeal 早早鳥 專頁

▲ Follow Instagram @goodeal.hk 觀看精選內容

Bootstr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