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飲食文化已經植根香港,泡菜已經成為不少香港人的餐桌選擇,但卻惹來致癌疑雲,因為韓國人的胃癌罹患率比周邊國家高很多!但同時不少文章表示泡菜的營養非常豐富,究竟哪種才對呢?先要了解一下泡菜的種類和製作過程!
泡菜有不同的製作方法,最常見的有醃漬醃漬及發酵:
1. 醃漬
在這種方法中,蔬菜通過鹽醃製,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食物的保鮮期和口感。醃製的泡菜通常味道較鹹,脆爽,且可以迅速食用,例如以鹽抹在椰菜上讓其出水,再以糖及鹽醃漬放於冰箱,三至四小時便可食用。
2. 發酵
發酵是通過微生物(如乳酸菌)將蔬菜中的糖轉化為酸的過程。這種方法不僅可以保鮮,還能增加泡菜的風味和營養價值。發酵的泡菜通常具有酸味和複雜的風味。這種方法大多見於韓式泡菜,以大白菜抹鹽出水,之後以大量辣椒、薑、蒜等辛香料醃製,在常溫中發酵5到10天。
泡菜會致癌嗎?
泡菜就像中式鹹魚這類醃漬食品,讓人有硝酸鹽的疑慮,但泡菜是否直接引致胃癌的問題,依然未有科學根據,韓國人除了喜愛泡菜,也喜歡喝烈酒燒酒,這也可能跟胃癌有關,如果不是天天吃,份量也不多的話,對日常生活理應不會構成問題。
泡菜有甚麼營養?
泡菜本身是蔬菜,富含膳食纖維,熱量也低,而且含有β-胡蘿蔔素、辣椒素、槲皮素,還有發酵過程當中所形成的乳酸菌,泡菜乳酸菌含量跟乳酪相約,當中的益生菌有助抗氧化、降低身體發炎反應。
份量方面,如果頻繁的吃,每天不要超過100克,可當作纖維吸收來源,但並不能完全代替一天所需的蔬菜份量,而且是確保發酵及製作過程衛生良好,購買有良好商譽的出品商的產品。
甚麼人不適合吃泡菜?
泡菜以鹽醃製,鈉含量相當高,如果有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腎臟疾病的患者,也不建議吃太多。
▲ 即 Like Goodeal 早早鳥 專頁
▲ Follow Instagram @goodeal.hk 觀看精選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