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撐港產片】金像獎演出驚艷!一文看清《填詞L》五大看點 | GOODEAL 早早鳥 - Grab Your Coupons & Discounts

【撐港產片】金像獎演出驚艷!一文看清《填詞L》五大看點

article-cover

《填詞L》是黃綺琳自編自導的電影,故事改編她想成為專業填詞人的親身經歷。電影在3月上映,而在4月的金像獎頒獎禮勇奪「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」,主唱謝雅兒在台上演唱《填詞魂》震撼人心,成為當晚亮點之一,令其票房再下一城,趁電影還未落畫,GOODEAL為大家整理了電影的五大看點。

電影主角羅穎詩(鍾雪瑩 飾)自覺有填詞天賦,夢想是入行做填詞人,從中學到大學畢業,為了追夢付出無數努力。她在追夢過程的跌跌碰碰,不懂人情世故的懵懂莽撞,努力追夢的赤子之心,感動了無數觀眾,上映以來好評不絕。年輕人為了夢想奮鬥的故事並不新鮮,《填詞L》少了《狂舞派》的青春熱血,多了一份惆悵與落寞。追夢主題之外,電影還有許多有趣之處值得觀眾發掘。


看點1:土炮製作的寫實香港電影

電影以導演曾出版的自傳《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》為藍本,親錄了導演在填詞之路上的各種真實經歷。故事的人物皆有原型,例如羅穎詩父親(葛民輝 飾)一角,一些對白真的是導演父親說過的話。深受觀眾喜愛的失意填詞人魯Sir(朱栢康 飾),也是羅穎詩參加填詞班的導師,原型出自導演的填詞恩師窮飛龍。

除了故事真實,劇中人物也很真實。既有陳柏宇、鄧麗欣作為真實藝人友情客串,也有Tim Lui、曾紀諾等香港填詞人親身出演。潘源良是香港著名填詞人,也是主角羅穎詩的填詞偶像。劇中兩人曾有一面之緣,虛構角色與真實人物的相遇情節,模糊了虛實的界線,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感。


看點2:親切自然的新生代演員

電影由導演黃綺琳和監製黃鐦共同出資製作,避免贊助商左右電影內容,保留了資金自主下的製作自由度。在選角方面,導演不考慮商業電影常見的大明星、大卡司陣容,選用名氣不高的新面孔演員。鍾雪瑩、陳毅燊、鄧麗英、吳冰、潘宗孝等新生代演員,既不是在演藝界打滾多年的老戲骨,也不是外貌驚艷的俊男美女。他們擁有接近日常生活的鄰家氣質,讓人感到親切和真實。

年輕演員不是演技糟糕的代名詞,他們的演技自然投入而不造作,在這個強調真實故事裡,發揮出驚人的水準,配合得相得益彰。鍾雪瑩的演技出色,飾演的羅穎詩為夢想奮鬥的活躍姿態,既有生命力又自私得可愛,引起許多觀眾的共鳴。鍾雪瑩憑著羅穎詩一角,榮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,入圍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,實至名歸。


看點3:香港流行曲的業界生態

電影以填詞創作為題材,偏向小眾冷門的類型。粵語流行曲曾經盛極一時,許多八九十年代的經典名曲琅琅上口,填詞人才輩出:黃霑、周耀輝、陳少琪、張美賢等等。千禧世代兩大填詞人林夕和黃偉文,名氣之高,為華語圈中人所熟悉。然而,粵語流行曲收益日漸萎縮,人氣不如往日般盛行,青黃不接等問題陸續浮現。

劇中羅穎詩為了入行成為職業填詞人,屢屢碰釘和遭受挫敗,也跟香港音樂界的行規和市場大有關係。觀眾透過電影能夠知悉填詞小技巧,流行音樂界的成規,市場導向扼殺創作的文化工業問題。透明度低,缺乏公開招聘,識人好過識字……電影對於如何成為一名職業填詞人,有什麼必經的道路,作出了屬於失意人的回答。


看點4:原創粵語歌詞大放送

戲裡,導演化身的羅穎詩願意包辦全曲的歌詞。戲外,導演同樣包攬了全片十三首歌曲的填詞創作,像是一個「自肥」計劃。劇中穿插了多首導演填詞的粵語流行曲,也有日語、國語等不同語言的歌曲播放,儼如一場豪華豐富的聽覺盛宴。

出於填詞題材的考量,導演準備了多首參差不齊的填詞作品。填詞質素反映了羅穎詩的填詞功力,從中看出她進步與否。譬如,劇中主題曲經過多次修改,最終出街的版本(故事結尾&電影主題曲)臻於完善,對比起還在構思的草稿歌詞,大有進步之感。

羅穎詩用盡方法和努力也無法填寫「出街歌」,黃綺琳填寫的電影主題曲〈填詞魂〉榮獲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「最佳原創電影歌曲」。電影劇情跟現實故事互為指涉,現實中實現了導演當初的填詞夢,正式成就一個圓夢的勵志故事。


看點5:默默耕耘的本土創作者

戲名《填詞L》的「L」可解作Loser(失敗者),緊貼主角填詞追夢失敗的故事基調。除了羅穎詩之外,劇中人物的填詞失意人還有諧音Loser的魯Sir。如何定義成功和失敗?流行曲最緊要流行,擁有一定知名度,為大眾所熟悉。電影故事節奏明快,不乏妙趣橫生的幽默小劇情,讓人捧腹大笑。笑料以自嘲或揶揄的方式,幽了創作失敗者一默。例如,王曉東(陳毅燊 飾)是已出道的創作歌手,在維基百科有相關條目,羅穎詩父親語帶嘲諷地說:「乜人嚟?唔識嘅!」這個詼諧情節除了為觀眾帶來歡笑,也點明了王曉東在大眾間缺乏知名度的困窘境況。

名氣並非代表一切,許多不知名的創作者有真材實料,是本土文化的中堅分子,缺一不可。電影結合真人與動畫演出,加插了香港動畫師張小踏和吳啟忠製作的動畫片段,以天馬行空的動畫形式表達羅穎詩構思和填詞的過程。香港動畫的名氣比起電影、流行音樂更缺乏大眾關注。

電影給了並非家傳戶曉的創作人一個公開亮相的機會,讓觀眾看得見這些幕後製作人,認識到香港仍然有一班默默耕耘,努力奮鬥的本土創作者。

▲ 即 Like Goodeal 早早鳥 專頁

▲ Follow Instagram @goodeal.hk 觀看精選內容

Bootstr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