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GOODEAL影評】《A.I.創世者》未能帶出新觀點的熟口熟面之作 | GOODEAL 早早鳥 - Grab Your Coupons & Discounts

【GOODEAL影評】《A.I.創世者》未能帶出新觀點的熟口熟面之作

article-cover

《A.I.創世者》
片長:135分鐘
導演:Gareth Edwards



科幻電影《A.I.創世者》好像「食正」近期的人工智能熱潮,導演是做特效出身的Gareth Edwards,所以這部特效和動作奇多的科幻片,他能將成本壓縮至8000萬美金,算是同類型片的奇葩。電影在外國口碑不錯,唯獨在香港反應平平,這是為什麼呢?來看看《A.I.創世者》觀影心得吧!



【AI不再是敵人】

有別於以往的人工智能電影,AI總是會「智能叛變」,《A.I.創世者》的背景是人類和AI本來是一個共存的世界,但某日AI疑似因錯誤發射了核彈摧毀了洛杉磯,令超過100萬人死亡,從此美國成了「反AI」的一方,遙遠的「新亞洲」卻成了保護及不斷發展AI的一方。

美國之後發展了一部巨大的飛船「遊牧號」,能即時掃描陸地是否有人工智能設施,美國一方成了經常想開戰的「戰鬥民族」,「新亞洲」、當中以越南風景為主,則是被動被侵略的一方。

因為新亞洲被指有一名擁有超級AI技術的Nirmata,男主角Joshua(John David Washington 飾)是美軍臥底,被指派滲入新亞洲陣型找出Nirmata所在,卻跟當地女子Maya(陳靜 飾)相戀,後終被戰火拆散。及後美軍告訴Joshua,Maya可能尚在人世,命他再次前往新亞洲,找出當地的終極AI兵器。


【美術自成一格】

以往科幻電影出現的Cyberpunk場景,多是香港和日本,將舊區加上新科技營造出末世感覺,但仍是非常都市感,《A.I.創世者》卻反其道而行,把東南亞的田園風光,再配搭一些彷生人僧侶和機械警察,畫面可說非常創新。遊牧號的外型設計,亦頗時尚破格,在一眾人物一時說英文,一時又會說日語和越南語之下,可說是充滿異國風情,感該相當能滿足一班西方觀眾對東方的想像。


【處處是前人影子】

觀看有關人工智能的電影,觀眾總會期望內容會是探討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係,是否可以共存等問題,但《A.I.創世者》並沒有給出甚麼創新的點子或拋出發人深省的問題,甚至整部電影的畫面、橋段、走向都充滿了前人的影子,例如《銀翼殺手》、《天煞異降》、《極樂帝國2154》、《阿基拉》、《攻殼機動隊》等等,Joshua帶着小孩型態的「終極武器」艾菲一直逃走,亦十分「帶子洪郎」,而「小孩救世界」等主題,無數電影也做過這種設定,令人感覺導演是大雜燴式將自己喜愛的東西都塞進去,但並沒有理會前文後理,以致劇情十分薄弱。


【難以自圓其說的編排】

劇情說到美方的「遊牧號」似乎無所不能,喜歡飛到哪裡就哪裡,結尾因被艾菲破壞,就索性將所有飛彈都把「新亞洲」的人工智能中心都炸掉,如此毫無制約的戰爭行為,雖然是暗示現實中美國的霸權,但其橫蠻及軍事能力也實在令人摸不着頭腦,因為有如此「屈機」的能力,用得着派人類直接到當地轟炸嗎?「新亞洲」作為AI發展的重地,但科技似乎仍相當落後,導演為滿足「農田加機械人」的魔幻畫面,把「新亞洲」描述成一個有很多機械人但多方面也相當落後的地方,似乎不符合AI發展的方向?「新亞洲」多年來都製造很多機械人、彷生人,是為了甚麼?難道只為作人類的伴侶?成為僧侶為人類頌經?電影從沒說明,令人覺得視覺效果只是空虛的描述,不過是導演心中的空中樓閣,沒有真實的說服力。



GOODEAL評價

《A.I.創世者》建構的世界觀頗有趣,視覺效果也是上佳,但執行上導演太自說自話,雖然整部電影有反戰意味,而為了呈現當年越戰的殘酷,一味把美國描述成殺人如麻的冷血國家,試圖勾起人對越戰的印象,但當年AI放錯核彈的前因卻沒有詳細說明,每件事也太理所當然及樣板,令觀眾不太能投入這種「好人太好 壞人太壞」黑白分明的世界觀之上。

主角Joshua與人形武器艾菲,雖然一路上相伴,但彼此的感情卻不太感動到人,即使片場2小時有多,但絕大部份時間都沒太多互動和交流,令電影想傳達的主題-「愛」,也不能好好傳達,也令電影失去焦點,沒探討AI與人類關係,也是電影的致命傷,令《A.I.創世者》看起來沒深度,只餘下炫目的特效而已。


GOODEAL推介指數:7/10

▲ 即 Like Goodeal 早早鳥 專頁

▲ Follow Instagram @goodeal.hk 觀看精選內容

Bootstrap